第1届国际老年健康研究研讨会

暨《Aging Research》编委会会议



6月28日 星期五 广州 | 2024

主办单位

暨南大学Aging Research杂志编辑部
广东省免疫学会老年免疫专委会
广东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基础研究学组

协办单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

会议室:913

地址:生物岛寰宇二路10号B栋9楼

交通指引:【会场定位】导航至“生物岛寰宇二路10号B栋”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从B栋一楼大门进入,电梯上9楼。

自驾指引:【停车场入口定位】导航至定位,前行5米左右,右转进停车场负一楼,下坡后左转后右转,直行到底进入B区后停车,B栋电梯厅在前行方向左前方。

≈≈≈≈≈≈≈≈≈≈≈≈≈≈≈≈≈≈≈≈≈≈≈≈≈≈≈≈≈≈≈≈≈≈≈≈≈≈≈≈≈≈≈≈≈≈≈≈≈≈≈≈≈≈≈≈≈≈≈≈≈≈≈≈≈≈≈≈≈≈≈≈≈≈≈≈≈≈≈≈≈≈≈≈≈≈≈≈≈≈≈≈≈≈≈≈≈≈≈≈≈≈≈≈≈≈≈≈≈≈≈≈≈≈≈≈≈≈≈≈≈≈≈≈≈≈≈≈≈≈≈≈≈≈≈≈≈≈≈≈≈≈≈≈≈≈≈≈≈≈≈≈≈≈≈≈≈≈≈≈≈≈≈≈≈≈≈≈≈≈≈≈≈≈≈≈≈≈≈≈≈≈≈≈≈≈≈≈≈≈≈≈≈≈≈≈≈≈≈≈≈≈≈≈≈≈≈≈≈≈≈≈≈≈≈≈≈≈≈≈≈≈≈≈≈≈≈≈≈≈≈≈≈≈≈≈≈≈≈≈≈≈≈≈≈≈≈≈≈≈≈≈≈≈≈

主要议程

○ 10:00-10:30

(一) 介绍与会嘉宾与专家

(二) 暨南大学科技处领导致辞

(三) 省科技厅领导致辞

(四) 清华大学出版社领导发言

(五) 合影

○ 10:30-12:00

(六)《Aging Research》杂志编委会2024年第一次会议

○ 10:30-11:00 Aging Research创刊及发展情况汇报
陈国兵 暨南大学

○ 11:00-12:00 Aging Research杂志发展讨论
与会嘉宾,线上线下结合

○ 12:00-14:00

(七) 午餐/休息

○ 14:30-17:30

(八) 第一会场:第一届国际老年健康研究研讨会

腾讯会议:492333348

○ 14:00-14:30 人工智能技术在多组学研究中的开发与应用
罗钧洪 暨南大学

讲者简介: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人才(第十六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优秀青年学者,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回国前曾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任研究员(终身制)。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组学、三维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长期从事生物医学大数据相关研究,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单细胞测序、T细胞受体组库和其它生物医学多组学大数据分析中的开发和应用。在Cell、Nature、Nat Aging、Nat Genetics、Nat Protocols和STTT等顶级期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总他引超过15000次,获授权美国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

○ 14:30-15:00 抗体重链重排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
邱翔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讲座内容:免疫球蛋白由重链和轻链多肽组成。结构条纹(stripe)是近期发现的一类独特的染色质3D 结构,在维持免疫球蛋白重链(IgH)拓扑结构域完整性和基因重排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形成机制依然不清。前期预实验发现IgH基因座的增强子和CTCF结合位点IGCR1作用相反,分别促进和抑制了stripe的形成,且stripe的方向不影响IgH拓扑结构域的完整性。

讲者简介:邱翔,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2006年在天津医科大学取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随后于2012年在北京大学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自2013年起,他在美国展开留学生涯,加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老年研究所,回国前担任研究助理(Scientist)。研究专注于B细胞发育、抗体产生机制以及衰老领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18年Molecular Cell和2020年Science Advances.

○ 15:00-15:30 中枢神经认知损伤的机制及药物发现
司马健 中国药科大学

讲座内容:中枢神经系统(CNS)认知损伤的机制包含神经炎症、氧化应激、蛋白质错折叠与聚集,突触功能障碍、干细胞退化等。本报告汇报小分子抑制剂、神经保护剂及基因疗法等内容。

讲者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入职中国药科大学,入选 ”江苏特聘教授“、中国药科大学“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导师。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2009-2012,于国际制药企业GSK药物研发中心任职研发科学家,主持参与多项神经退行疾病相关药物研发项目,曾获得GSK FIRST创新奖;2012-2018,于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衰老研究所(NIA)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Neuroscience、 Development、 PNAS、Theranostics、Cell & Bioscience等知名期刊发表了论文。主持多项在研项目: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特聘教授基金、校企联合创新药重大项目、双一流高校青年交叉团队项目、以及多项企业/医院横向研究基金。

○ 15:30-16:00 成瘾的心理神经机制研究
胡玉正 浙江大学

讲座内容:本次报告将介绍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的心理神经机制研究,着重汇报课题组提出的二元心理模型极其相关神经基础。

讲者简介: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国家级和浙江省青年人才,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的心理神经机制,研究手段包括磁共振、脑电、近红外、经颅磁/电刺激等,研究课题涉及心理学、脑科学、医学等、物理学等学科交叉。相关研究成果在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JAMA Psychiatry、Brain等知名国际期刊上发表。

○ 16:00-16:30 小胶质细胞动态、行为和神经退行性变性
刘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讲座内容:小胶质细胞是大脑实质中的常驻巨噬细胞,表现出高度动态的突起和相对较不动态的胞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成熟后的免疫反应中,特别是在神经退行性变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对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小胶质细胞的理解主要基于固定组织的静态病理观察,缺乏对疾病进展过程中其动态行为的洞察。我们利用双光子显微镜和转基因标记技术,在小鼠中追踪神经退行性变过程中小胶质细胞的亚细胞分辨率行为。

讲者简介: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 。致力于带领团队运用双光子在体成像、神经电生理记录探索神经系统运行机理,以及其如何参与各组织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2012年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就职于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NIA/NIH)和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 Rochester),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和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

○ 16:30-17:30 讨论

(九) 第二会场(线上):Aging Research杂志编委会第一次国际编委会议

本次线上和线下参会嘉宾

○ 李雪 暨南大学 科技处副处长

○ 何硕楠 广东省科技厅 主任

○ 赵庆源 清华大学出版社 编辑

○ 蔡明付 AME 出版社 副社长

○ 王杰 泰克赛思出版社学术部 主任

○ 苏焕兴 澳门大学 教授

○ 林展翼 广东省人民医院 副院长

○ 陈国兵 暨南大学 院长

○ 刘勇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员

○ 胡玉正 浙江大学 教授

○ 司马健 中国药科大学 教授

○ 邱翔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教授

○ 张立丰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 研究员

○ 孙崇奎 四川省人民医院 教授

○ 程险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主任

○ 罗钧洪 暨南大学 主任

○ 胡巢凤 Aging Research 杂志编辑部 主任

○ 龙泽 Aging Research 杂志编辑部 编辑

○ 肖潺潺 广东省免疫学会老年免疫专委会 博士

○ 冷晓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 方飞 挪威奥斯陆大学

○ Konstantinos Palikaras National & Kapodistrian University of Athens, Greece

○ Hilde Nilsen 挪威奥斯陆大学

○ Per Nilsson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

≈≈≈≈≈≈≈≈≈≈≈≈≈≈≈≈≈≈≈≈≈≈≈≈≈≈≈≈≈≈≈≈≈≈≈≈≈≈≈≈≈≈≈≈≈≈≈≈≈≈≈≈≈≈≈≈≈≈≈≈≈≈≈≈≈≈≈≈≈≈≈≈≈≈≈≈≈≈≈≈≈≈≈≈≈≈≈≈≈≈≈≈≈≈≈≈≈≈≈≈≈≈≈≈≈≈≈≈≈≈≈≈≈≈≈≈≈≈≈≈≈≈≈≈≈≈≈≈≈≈≈≈≈≈≈≈≈≈≈≈≈≈≈≈≈≈≈≈≈≈≈≈≈≈≈≈≈≈≈≈≈≈≈≈≈≈≈≈≈≈≈≈≈≈≈≈≈≈≈≈≈≈≈≈≈≈≈≈≈≈≈≈≈≈≈≈≈≈≈≈≈≈≈≈≈≈≈≈≈≈≈≈≈≈≈≈≈≈≈≈≈≈≈≈≈≈≈≈≈≈≈≈≈≈≈≈≈≈≈≈≈≈≈≈≈≈≈≈≈≈≈≈≈≈≈

地址:生物岛寰宇二路10号B栋9楼

交通指引:【会场定位】导航至“生物岛寰宇二路10号B栋”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从B栋一楼大门进入,电梯上9楼。

自驾指引:【停车场入口定位】导航至定位,前行5米左右,右转进停车场负一楼,下坡后左转后右转,直行到底进入B区后停车,B栋电梯厅在前行方向左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