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学研究与创新转化医院年度学术合作交流会

9月16日 星期六 8:30-17:30 广州 | 2023

会议主持:应逸 副院长

会议室:医学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913会议室

地址:生物岛寰宇二路10号B栋9楼

交通指引:【会场定位】导航至“生物岛寰宇二路10号B栋”,从B栋一楼大门进入。

自驾指引:【停车场入口定位】导航至“广州国际生物岛园区-南区”前行5米右转进停车场负一楼,下坡后左转后右转,直行到底进入B区后停车,B栋电梯厅在前行方向左前方。

≈≈≈≈≈≈≈≈≈≈≈≈≈≈≈≈≈≈≈≈≈≈≈≈≈≈≈≈≈≈≈≈≈≈≈

9月16日 星期六

○ 8:45-9:10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及其免疫学关联
刘勇 神经免疫与健康实验室

1.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进展/成果 
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机制(AD/ALS/PD);间歇性禁食在神经系统健康和疾病中的干预作用。
2.与临床合作研究进展/成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科);间歇性禁食和术后认知障碍(麻醉科);阿尔茨海默症的免疫细胞体外诊断(神经内科)。
3.未来的研究/合作/转化方向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免疫治疗;间歇性禁食与神经系统健康。

○ 9:10-9:35 精准免疫评估在疾病中的转化应用研究
刘雨丰 疾病与转化免疫学实验室

1.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进展/成果 
疾病与免疫学研究的临床转化应用;免疫调控异常与重大疾病;生命体系多层次交互通讯的免疫基础。
2.与临床合作研究进展/成果 
aHVHD早期诊治创新研究与转化应用,再障的鉴别诊断与临床转化应用(血液科);MDSCs诱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科);胃炎“炎-癌”转化的转化应用研究。
3.未来的研究/合作/转化方向 
聚焦临床痛点问题、立足免疫学基础创新研究、推进临床转化应用---亚健康人群免疫力评估;肿瘤患者复发、耐药性评估的标志物;自身免疫性健康管理体系。

○ 9:35-10:00 决策的大脑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疾病研究
左艳芳 认知障碍与认知脑科学实验室

1.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进展/成果 
感知觉、选择性注意、抉择等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冲动控制障碍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强迫症认知灵活性障碍的脑功能机制研究;慢性酒精摄入引起的感知功能改变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
2.未来的研究/合作/转化方向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神经环路机制和潜在改善靶点;强迫症和焦虑症共病的神经环路机制和潜在改善靶点。

○ 10分钟 茶歇

○ 10:10-10:35 超小纳米探针用于疾病精准早期检测与治疗
杜步婕 纳米生理学与医学实验室

1.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进展/成果 
肾脏疾病成像检测;尿液法快速检测急性肾/肝损伤;肾脏疾病治疗与预防;纳米-肿瘤互作机制和肿瘤诊疗。
2.与临床合作研究进展/成果 
肾脏CT成像(放射科);肿瘤纳米药物联合治疗(放射科)。
3.未来的研究/合作/转化方向 
多种疾病早期无创精准检测和个性化精准治疗。

○ 10:35-11:00 干细胞在再生及转化医学中的转化应用研究
段玉友 干细胞与转化医学实验室

1.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进展/成果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成熟肝细胞类器官的建立及3D悬浮规模化制备;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胸腺类器官演绎胸腺生成及体内外功能的验证;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造血类器官构建及在体内外实现人类造血;人胚胎干细胞和脐血干细胞来源的血小板的制备及体内外功能的验证;临床样本来源的肝胆癌肿瘤干细胞库的建立及初步应用探讨。
2.与临床合作研究进展/成果 
原发性肝胆癌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单细胞测序分析(肝胆科);干细胞来源的血小板体内外功能的验证(输血科);免疫耐受的诱导及机制(产科);移植携带MRI报告基因的HNF4a-FTH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实时可视化动态监测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放射科);ACSL4在乳腺癌抗药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检验科)。
3.未来的研究/合作/转化方向 
规模化生产肝细胞/类器官用于生物制药和生物人工肝细胞源的产业化及临床前研究;干细胞途径制备人源化小鼠转化应用及推广;基于人胸腺类器官驯化的适用于临床的免疫细胞的规模化制备和应用及临床前研究;干细胞来源的血小板的体外规模化制备和应用及临床前研究;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体外规模化制备和应用及临床前研究;抗肿瘤干细胞药物的筛选及合作研发。

○ 11:00-11:25 组蛋白修饰在红细胞发育及免疫细胞活性中的调控作用
谢华锋 

1.研究方向 
组蛋白修饰在血液细胞发育及免疫细胞活性调控中的作用;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的开发和应用;规模化制备人造血小板方案的开发;再生障碍性贫血致病基因的鉴定及发病机制探究。
2.临床合作 
血液科;消化内科 (炎性肠病);风湿免疫科 (红白狼疮); 肿瘤科 (实体瘤,CAR-M治疗);输血科(人造血小板)。

○ 12:45-13:45 午餐

○ 14:00-14:25 题目待定
王俊侠 智能药物载体实验室

1.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进展/成果 
智能高分子载体递送药物系统的设计及其用于疾病的诊疗效应评估。
2.与临床合作研究进展/成果 
金属-多酚纳米平台实现MRI成像指导下的肿瘤多模式协同治疗(放射科)。
3.未来的研究/合作/转化方向 
肿瘤/炎症诊疗、组织损伤修复、临床药物的新功能;开发疾病导向的新材料,拓展旧材料的应用范围。

○ 14:25-14:50 药物递送载体的开发及其抗肿瘤疗效评估
曹紫洋 

1.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进展/成果 
生物医用材料及纳米医学;针对乳腺癌、结直肠癌的药物输送治疗,开发了肿瘤原位组装纳米递药系统、具有同源靶向能力的仿生纳米粒等药物载体,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递送效率及其疗效。
2.与临床合作研究进展/成果 
肿瘤原位疫苗的构建及其防治结直肠癌转移的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复发性脑胶质瘤的药物递送及其治疗研究(放射科);
3.未来的研究/合作/转化方向 
a.功能化纳米载体的构建及其增强药物递送效率的研究;b.局部注射/植入型水凝胶递药系统开发及其用于术后植入、药物缓释、皮肤创伤修复等方面研究。从临床问题出发,结合纳米技术、材料学的基本方法,研究其在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检测、成像及治疗方面的应用,推动相关成果的临床转化应用。

○ 14:50-15:15 液体活检联合机器学习算法在疾病预测、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应用
郭智伟 

1.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进展/成果 
液体活检联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建立疾病预测、诊断和疗效评估模型;新型非编码RNA的识别与功能机制研究。
2.与临床合作研究进展/成果 
再障诊疗标志物(血液科);新型非编码RNA在妊娠疾病的分子功能(妇产科)。
3.未来的研究/合作/转化方向 
基于液体活检新标志物联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建立疾病预测、诊断和疗效评估模型;新型非编RNA在不同疾病的识别与机制研究。

○ 15:15-15:40 慢性病与肿瘤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侯珺 魏树全 

1.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进展/成果 
肿瘤分子分型、冷肿瘤转热的机制研究;慢性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相关性研究。
2.与临床合作研究进展/成果 
STING通路活性调控小细胞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机制(呼吸科)。
3.未来的研究/合作/转化方向 
肿瘤治疗新药物靶点和生物标志物;慢性疾病的免疫治疗。

○ 10分钟 茶歇

○ 15:50-16:15 干细胞及神经调控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机制和应用研究
马瑗锾 干细胞再生医学与神经修复实验室

1.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进展/成果 
组织化培养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区存活的机制研究;间充质干细胞源性束膜样鞘在脊髓损伤区分化的机制和应用研究;外源性神经元中继器与皮质脊髓束功能性整合的机制研究。
2.与临床合作研究进展/成果 
经颅光遗传学刺激促进脊髓损伤后皮质脊髓束再生的机制研究(康复科);基于PLGA-DSC的脊髓类器官联合双效应性协同磁刺激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康复科);GAD高表达的间充质细胞源性束膜样鞘修复脊髓损伤的效果和机制研究(脊柱外科);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磁刺激治疗灵长类慢性脑卒中的应用和机制研究(康复科,神经外科)。
3.未来的研究/合作/转化方向 
干细胞治疗神经损伤的临床转化;神经组织再生修复的信息解码及有序调控;基于干细胞的工程化神经类器官在神经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方面的应用。

○ 16:15-16:40 数据驱动的临床诊疗决策优化方法学研究
黄仲羽 

1.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进展/成果 
复杂疾病的临床分型与诊疗规律研究;知识图谱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实验装置与医疗器械研发。
2.与临床合作研究进展/成果 
针刺治疗肥胖与个体敏感性评价;少突胶质细胞介导的脊髓损伤后修复。
3.未来的研究/合作/转化方向 
多系统共病的关键机制挖掘与药物功能重定位;疾病管理与临床研究方法学;诊疗装置的应用、评价与转化。

○ 16:40-17:05 液体活检在肿瘤临床诊断领域的应用
陈书坤 

1.研究方向和近期研究进展/成果 
外周血游离核酸(cell free DNA, cfDNA)用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恶性进展的早期诊断;基于拉曼光谱的液体活检样本检测应用于肿瘤诊断;适用于探针捕获循环肿瘤细胞分子检测的原位裂解液效能研究。
2.与临床合作研究进展/成果 
cfDNA用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恶性进展早期诊断:当前检测样本为前期与外省医院感染科合作项目来源,患者类型为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肝病等,样本类型为5-10ml外周血样本;基于拉曼光谱的液体活检样本检测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可行性评估阶段检测样本为前期与外院检验科合作项目来源的血浆/血清样本;适用于探针捕获循环肿瘤细胞分子检测的原位裂解液效能研究:外院泌尿外科来源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样本。
3.未来的研究/合作/转化方向 
基于cfDNA突变特征和片段特征,建立可用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恶性进展的预测模型;利用平均拉曼光谱特征峰信息构建诊断模型,期望用于肿瘤预后不良早诊、疗效监测、癌前疾病早期筛查等;相关原位裂解液配方和应用场景申请发明专利。

≈≈≈≈≈≈≈≈≈≈≈≈≈≈≈≈≈≈≈≈≈≈≈≈≈≈≈≈≈≈≈≈≈≈≈

主办方: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